邵陽市隆回縣司門前鎮(zhèn)學堂灣村,一個地處湘中腹地的普普通通小山村,這里阡陌縱橫,雞犬相聞,是江南尋常風景。
在燦若星河的中國歷史人物中,一個人的名聲鵲起讓這個小村落不再寂寂無名,他就是魏源——近代中國“開眼看世界”的首批知識分子的代表。他在這里出生?,F(xiàn)在,魏源故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、湖南省第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,吸引無數(shù)人前來探訪。
“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”,是中國古代讀書人共同追求的完美人生境界。21歲時的魏源也是這樣,他在家里寫下了這樣一副對聯(lián):
讀古人書,求修身道;
友天下士,謀救時方。
(魏源故居正堂門聯(lián)。)
兩百余年光陰荏苒,這副對聯(lián)仍掛在堂彎村魏源故居的一樓正堂門口。只是當年的他找到了“救時方”嗎?11月上旬,記者特邀湖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吳仰湘教授一同回望歷史,品讀楹聯(lián)。
讀書修身 走出家鄉(xiāng)
從長沙乘車到魏源故居近300公里,道路寬闊平坦,4個小時就到了。而當年的魏源,從湘中小鄉(xiāng)村走出來,想實現(xiàn)抱負,讓自己的國家走上富強之路,卻遠不是這么順利,充滿了坎坷。
魏源出生在1794年春,普通人在那時想出人頭地只能靠讀書考取功名。“基于這個成長背景,上聯(lián)寫的是魏源少年時代的生活,也是古代士子共同的人生寫照。”吳仰湘介紹。
“也是基于這種志向抱負,‘古人書’不是泛指各種古籍,而是以四書五經為中心。例如《大學》,對古代讀書人有一個非常簡要的描述,就是從格物致知、誠心正意,到身修而后家齊,家齊而后國治天下平。古代讀書人普遍具有這種遠大志向,這跟儒家經世致用的思想分不開。‘以天下為己任’的情懷,是貫穿儒家思想始終的?!眳茄鱿娣治?,從時間線上看,上聯(lián)重點在寫魏源青少年期發(fā)奮讀書,神交圣賢,修飭自身,然后走出家鄉(xiāng),最終為國家做貢獻?!拔镉斜灸?,事有終始”,這就是魏源走出故鄉(xiāng)山村走向世界的起點。
(魏源故居正門。)
現(xiàn)實也是這樣,1810年嘉慶十五年,魏源16歲,考中秀才。19歲時,他已成為拔貢生,在岳麓書院領取食餼(獎學金),走出家鄉(xiāng)來到了省會。走出的腳步不會停頓,1820年,魏源全家遷居江蘇揚州新城。1822年,28歲的魏源應順天府鄉(xiāng)試高中第二名。但也是從這時開始,他在科舉功名上的腳步暫停了,一直到50歲才考取進士,人生已是日落西山,大清朝也日落西山。
走出封閉 解放思想
盡管科舉屢屢受挫,但他找到了人生科考之外的重心:如何富國強民。雖沒有考中進士,做不成官,但他一直在陶澍、賀長齡等湘籍高官幕府中做幕僚,積極參與各項事務,堅持為國為民出力,而且他還以著書的形式思考著這些問題。
“如果從空間上解讀,上聯(lián)是在家鄉(xiāng)的小范圍內,物理空間較為封閉;下聯(lián)明顯就是想要走向廣闊的新天地,使自己能夠發(fā)揮更大的作用,上演更精彩的人生?!眳茄鱿嬲J為。
(魏源故居全景。)
魏源雖是一個傳統(tǒng)讀書人,但作為高官幕僚,無疑接觸到了很多新事物,一步一步地解放自我思想,走向人生路的新高度。
“‘友天下’這個天下已經不是傳統(tǒng)的那個天下,因為在中國傳統(tǒng)思維里面,天下是以華夏民族為中心,周邊那些文化相對落后的少數(shù)民族、外邦等,都被看作是‘夷’。而魏源所走向的‘天下’,已經超出傳統(tǒng)意義,走向一個中外并存的新文明世界。他還認可外國在某些方面文明發(fā)展已超過中國,看到了中國的危機,想要挽救,想認識更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,一起尋找解救現(xiàn)實的各種對策?!眳茄鱿嬲f。
功名慘淡 救時有果
晚清湖南學者皮錫瑞曾把當時的讀書人分成四類,也可以說是人生的四個階段:第一是山林之士,耳無所聞,目無所見,沒有什么信息來源,不知道身外的世界;第二是都邑之士,生活在城市,見識多一點,對外界略有所知;第三是游歷之士,讀了萬卷書,還行了萬里路,見過很多新鮮事物,看到了世界的變化,但不知其所以然;第四是讀書明理之士,不光讀了古人書,還讀了天下新書,知道世界變化的所以然。
魏源顯然到達了第四階段。他生活在清代中晚期,社會正發(fā)生巨變,內憂外患同時涌現(xiàn)。作為一個清醒的知識分子,他目睹了白蓮教起義、江華瑤民起義,以及官員腐敗……看到了國家的內憂。
1825年,32歲的魏源就選編了《皇朝經世文編》。這套120卷的皇皇巨著,無不切中時弊,充滿憂患意識和自強精神,充分體現(xiàn)了魏源的“與時俱變”“經世致用”的主張,在晚清政界和學界引起巨大反響,政界從中吸取了思想養(yǎng)分,學界則開始掃除空疏的學風。
1840年鴉片戰(zhàn)爭,外國侵略危機使他看到了國家的外患,不僅激發(fā)了愛國熱情,更進一步打開了他的思想。
1844年,50歲的魏源再次參加禮部會試,中進士,任江蘇東臺、興化知縣。期間改革鹽政、筑堤治水。他依據(jù)林則徐所輯的西方史地資料《四州志》,參以歷代史志、明代以來的島志及當時夷圖夷語,編成《海國圖志》50卷,后經修訂、增補,到咸豐二年(1852)成為百卷本。
(記者采訪吳仰湘,了解楹聯(lián)背后的故事。)
魏源同林則徐一樣,在鴉片戰(zhàn)爭時期“睜眼看世界”,是最早期最有眼光的人物。他既堅決反抗侵略,又重視了解和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,作為對付侵略的重要方法。他在《海國圖志》中很好貫徹并發(fā)揮了林則徐了解和學習西方的思想和做法,提出了青史留名的“師夷之長技以制夷”論,認為“善師四夷者,能制四夷;不善師外夷者,外夷制之”,把學習西方的“長技”提高到關系國家民族安危的高度,對當時社會先進知識分子產生了巨大影響。
雖然這本書沒有直接推動固步自封的清政府進行改革,卻給舊制度下的人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窗戶。“‘師夷之長技以制夷’可以算是他謀到的‘救時方’。”吳仰湘說,在魏源的影響下,曾國藩、張之洞等高官開始造船、造炮,學習西方科技,正式邁出了向西方學習的第一步,“直到今天依然有進步意義,就是要堅持思想開放、與時俱進。在魏源的時代是‘睜眼看世界’,在今天是‘正眼看世界’,全面、恰當?shù)乜创獠渴澜??!?/p>
記者手記丨青史留言 雖久不廢
胡澤匯
回望歷史,功名與留名似乎并無直接關系。魏源的科舉功名路坎坷、慘淡,16歲中秀才,50歲中進士,任七品知縣;57歲任知州,但后來被朝廷以“遲誤驛報”“玩視軍機”等罪名革職。雖然很快復職,但他已年逾六旬,遭遇坎坷,以世亂多故而辭官。晚年潛心學佛。
科舉制度從確立到廢除,取得大小功名的讀書人數(shù)不勝數(shù),但能青史留名的卻少之又少。魏源卻是在中學歷史書上擁有專門章節(jié)的人。
“太上有立德,其次有立功,其次有立言,雖久不廢,此之謂不朽?!蔽涸戳粝碌氖恰把浴保菐装偃f字的著述。雖然沒有立德立功,但他的文字對后世產生了巨大影響,洋務運動、維新變法這些改革思想主張都是從他倡導的“睜眼看世界”開始。一代又一代的先進知識分子不斷擴大自己的視野眼界,主動地投入到這個新世界,建設國家,振興中華。
魏源最后的功名是在高郵任知州。高郵文游臺一樓庭柱上依然懸掛著他撰寫的楹聯(lián):“先天下憂,后天下樂,居江湖而懷堂廟;與古人稽,與今人居,若丘垤以仰泰山。”
無疑,他踐行了。
點評嘉賓:
吳仰湘,現(xiàn)任湖南師范大學“瀟湘學者”特聘教授、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生導師。研究領域主要為中國經學史、中國近代學術與思想史、湖湘文化史,在《中國社會科學》《歷史研究》《近代史研究》《文獻》《中國哲學史》《中國經學》等刊物發(fā)表論文多篇,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、一般項目等多項,出版學術專著4部、合著3部、譯著1部,出版古籍整理著作10多種,獲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人文社科優(yōu)秀成果獎二等獎、全國優(yōu)秀古籍圖書獎二等獎,入選“湖南省優(yōu)秀研究生導師團隊”,并多次赴海外訪學或參加學術會議。
來源:湖南日報·新湖南客戶端